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56:07    次浏览
本报讯(记者汪美山)2015年“海绵城市”建设试点城市名单于4月2日至9日在国家财政部网站上进行公示,全国共有16个城市获得“海绵城市”试点的资格,重庆榜上有名。重庆“海绵城市”建设试点主要依托面积18.67平方公里的两江新区悦来新城,以建筑、道路、绿地等城市基础设施作为载体,通过“渗、滞、蓄、净、用、排”等技术,设置可吸水的“海绵体”。近年来,重庆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努力探索,从绿色建筑到生态草沟,再到低影响开发,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,使江城、山城、山水之城成为了重庆的名片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指出,重庆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,推进生态文明建设,不仅是重庆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,更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全局。重庆积极借鉴国内外城市建设经验,特别是响应我国建设海绵城市的号召,将海绵城市建设与国家低碳城市试点、智慧城市试点、推进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等融合起来,努力打造会呼吸的山水园林城市、山地立体城市。重庆早在2005年就颁布了若干有关绿色建筑的技术规程及标准,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》已作为建筑设计标准强制执行。10年来,全市绿色建筑面积累积达到1100万平方米,绿色生态小区面积达到3000万平方米。在去年全国开展的排水防涝规划编制工作中,重庆作为全国首个大面积结合GIS软件和水力模型技术高质量高效率按时完成了主城建成区内60%以上区域详细水力模拟的城市,厘清了问题,完成了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排水防涝综合规划,获得了住房城乡建设部领导和专家的认可。重庆市确立两江新区悦来新城作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,市政府高度重视,出台了专项政策,并成立了市级层面的领导小组;悦来新城启动区——悦来生态城的建设,在人才、技术和经验储备上已初具规模,为悦来新城海绵城市建设打下基础。在颁布《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技术规程》、《绿色建筑标准》等地方标准的基础上,该市同时组织编写了《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LID设计、建设和管理导则(征求意见稿)》,不断完善标准体系,从技术层面保障了海绵城市试点的建设。